2024年,灞桥区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职责定位,主动服从和融入全市审计“一盘棋”,高质量完成了年度各项审计工作任务,组织实施的2个审计项目分别被评为省、市优秀审计项目。
一、对标“如臂使指”,强化审计机关政治属性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抓住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这个关键,优化公文办理和重要审计成果报送制度,先后向区主要领导直报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情况等5份审计专报,第一时间落实领导批示要求,畅通请示报告“直通车”。加强审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监督问效力度,制定了《审计监督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细化了督察督办的主要内容,规范了工作程序,明确了结果运用机制,形成抓落实的工作闭环。
二、对标“如影随形”,强化审计作战体系重构
牢固树立审计“一盘棋”思想,加强与上级审计机关审计项目的统筹融合和有机衔接,先后选派10人次参加“交叉审”、“联动审”等审计组织方式,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监督效能。积极探索“纪巡审”贯通协同发力点和结合点,优化“巡审联动”模式,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完善“线索移送”机制。深入开展“群众身边腐败”“校园餐”专项整治,推动审计监督与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的良性互动局面,放大了监督叠加效应。加强对全区内审机构业务指导,督促健全内审制度,提高内审业务能力,守好经济监督“第一道防线”。充分调动社会审计力量,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参与国有企业、政府投资、购买服务审计,增强了一线审计力量。
三、对标“如雷贯耳”,强化审计监督提质增效
积极推行审计“四化”管理。审计项目“清单化”,编制《自主实施审计项目责任清单》,推行“挂图作战”;业务流程“标准化”,细化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整改工作程序,实行“精准施策”;问题整改“数量化”,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期限、整改情况等逐项纳入审计整改台账,执行“对账销号”;岗位职责“制度化”,把责任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履行“职能使命”,促进审计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坚持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一体推进。印发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跟踪检查工作办法(试行)》,注重审帮结合,标本兼治,与整改责任单位齐抓共管,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加大线索移送力度,全年移送问题线索27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跟踪办理结果。在审计工作中深入挖掘问题成因,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审计建议,推动被审计单位新建7项制度。
四、对标“特种部队”,强化审计队伍自身建设
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核心,精心打造党建品牌。积极推进“外出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工作模式,将支部建在审计一线。 出台了《灞桥区审计局审计项目现场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审计责任、组织管理、纪律执行等内容,切实把审计机关的自我革命抓得更具体、更深入。研究制定《灞桥区审计局强管理、转作风、提质效、清单化履职若干措施实施方案》,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传经送宝会”、审计项目主审“经验交流会”和外派审计人员“工作分享会”,通过开好“三个会”,进一步夯实理论功底,拓展审计思维,培育专业素养,提升履行好新时代审计工作职责的能力和水平。